
揭开“电子警察”的神秘面纱
发布日期:2023-08-03什么是电子警察系统?
狭义:又称“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即安装在有信号灯控制的路口和路段上,对指定车道内机动车闯红灯行为进行不间断自动检测和记录的系统。
广义:可安装在路口和路段上,对指定车道内机动车违法行为进行不间断自动检测和记录的系统。可监测的违法行为不限于闯红灯,还有逆行、不按导向行驶、压线、超速、违法停车、接打电话、不礼让行人、占用非机动车道等等。
电子警察系统主要有哪些?
闯红灯抓拍系统:一般安装在靠近路口的一侧,拍摄车辆的后方。主要用来抓拍闯红灯、不按导向行驶、逆行、禁左禁右、禁止掉头、不礼让行人等交通违法行为。
卡口监测系统:一般安装在路段中间或路口的反向,拍摄车辆的前方。主要用来抓拍车辆内部图像以及驾驶人人脸信息,以及接打电话、不系安全带、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当和雷达测速仪配合使用时可自动抓拍超速车辆。
违停抓拍系统:一般安装在禁止停车的路段两边。通常为能旋转的球机,变焦能力强。
电子警察系统的工作方式是什么?
电子警察系统利用光电、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远程数据访问等技术,利用每一辆车对应唯一的车牌号的条件,对监控路面过往的每一辆机动车的车辆和号牌图像进行连续全天候实时记录。以地感线圈或视频检测的技术进行车辆检测,当车辆有违法行为时,高清摄像机进行抓拍,完整抓拍车辆违章全过程图片。图片清晰显示信号灯状态、停车线位置、违法车道、违法车辆的车牌号码、车牌颜色、车身颜色、车辆类型、违法时间、地点、车速和行驶方向等信息。所有抓拍数据通过网络传回到交警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为什么有的闯红灯行为没有被抓拍到?
结合电子警察系统抓拍原理,就可以解释有些司机朋友的疑问,为什么自己不小心闯了红灯但等了很久都没有收到罚单。这是因为有的车辆通过停止线前还是黄灯,红灯信号还没有亮起。
有的车辆越过停止线时是红灯,但行驶到最后一条触发线前,信号灯已经转绿了。为了保证闯红灯抓拍准确,减少争议,最后一条触发线通常在路口中部或者对面,具体视路口大小确定。还有的则是车辆在通过路口时,路边的树木或者后方车辆较高,遮挡了号牌,无法形成完整的闯红灯图片。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没有达到电警系统的闯红灯抓拍条件,并不代表行车时就可以有抢黄灯、红灯提前起步等类似行为,这些也是违法交通法律法规的,而且非常危险。比如直行抢黄灯恰巧遇到左转提前起步,将会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
为什么自己看到的车速表速度和卡口测速值不一致?
有些司机朋友在收到超速违章图片后,会发现图片上叠加的车速值和自己看到的车速表的示值不一致。这是因为车辆行驶过程中,车速本身很难保持恒定,加上车速表存在误差,示值不准确,驾驶员开车时读表的角度也会产生误差。而测速卡口是由雷达测速仪检测车辆,当目标车辆通过抓拍区域时,利用多普勒效应完成瞬时速度采集,同时触发相机抓拍。测速卡口的雷达测速仪每年都必须经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计量检定,通过了才会继续使用,否则不允许使用。每年一次的计量检定保证了雷达测速仪的测速值符合标准精度要求。
电子警察系统的检测内容有那些?
依据检测标准,对不同电子警察系统的外观、布线、防雷接地、违法行为捕获率、记录有效率、号牌识别、数据传输等进行现场检测。部分检测指标如: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闯红灯捕获率不小于90%;卡口抓拍系统的车辆通过捕获率不小于99%;日间车辆号牌识别准确率不小于95%,夜间不小于90%;车速小于100km/h时,测速误差不超过-6~0km/h,车速大于或等于100km/h时,测速误差不超过车速的-6%~0%;不礼让行人捕获率不小于85%;违停捕获率不小于80%……等等。